余慈地區制造業發展駛入科創新賽道
在最新公布的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中,慈溪市、余姚市分列第七位、第十三位;在中國創新百強縣(市)榜中,余姚市、慈溪市分列第三位、第六位;上月,兩地共摘得8項寧波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作為我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大“明星”,慈溪、余姚近年來加快培育創新主體、突出創新賦能、優化創新生態,制造業發展迸發強勁動能。其間,慈溪創成寧波首個國家創新型縣(市),余姚入選第二批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為我市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夯實發展底座。
政策扶持引導
優化創新生態
企業創新發展,離不開政策、資金扶持。
近年來,余姚、慈溪制定完善科技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出臺研發投入專項激勵辦法,加大科創項目獎勵補助力度。同時,針對企業科研資金融資瓶頸,推出科技信貸、科技保險等產品,點燃高質量發展“科創引擎”。
去年,余姚市本級財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5.63%。今年初,余姚出臺提信心擴需求增動能68項政策,其中包含11項科技類相關政策!坝嘁γ磕暝谪斦萍冀涃M預算上只增不減,財政科技經費投入增幅始終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助推區域科技創新提檔升級!庇嘁κ锌萍季重撠熑苏f。
慈溪近年來也打出“政策+服務”科創組合拳,鼓勵科技創新主體培育、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優化創新生態體系建設!按认葑タ萍即笸度,實施規上企業研發機構三年全覆蓋和全社會加大研發投入兩個行動計劃!贝认邢嚓P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市研發人員規模居全省縣(市、區)首位,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已突破3.4%。
培育創新平臺
激發創新動能
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是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有力抓手。
作為創新型縣(市)建設的“優等生”,慈溪、余姚在加強政策引導、加碼資金支持的同時,加快培育創新平臺,搶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高點。
近年來,余姚聚焦機器人產業鏈核心環節,組建浙江機器人產業集團,引進成立浙大機器人研究院等高水平行業創新平臺,著力推進科技研發、創新企業孵化,同時,高標準謀劃打造余姚機器人智谷小鎮。截至目前,該市累計落地優質機器人項目58個,注冊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關聯企業143家。
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構建良好創新生態。今年以來,慈溪加快建設“智造人才友好城”,扎實推進“栽樹工程”,引進培育慈溪醫工所、慈溪產研院等創新平臺;加快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市”,首創實體化運營的科技服務聯盟,設立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站,創新活力不斷釋放。
此外,慈溪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常態化開展青年工程師“揭榜掛帥”活動,深入實施“上林名匠”行動計劃。
強化政企聯動
厚植創新沃土
政府“搭臺”引活水,企業“唱戲”謀共贏。
在發展壯大家電、軸承、汽配等特色產業的同時,慈溪、余姚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在慈溪近20萬戶經營主體中,制造業類超過6萬戶;余姚有3萬多家工業企業,其中規上企業達1581家。
科技獎是城市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上月,余姚收獲兩項寧波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近年來,該市按照擴面培育科創中小企業、分級培育高新中堅企業、重點培育龍頭領軍企業的模式,多維度培育“高精尖”企業,大力實施“姚江英才項目”,提高企業集群競爭力。截至目前,余姚累計認定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81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81家。
推進創新型企業梯隊培育,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慈溪在寧波率先開展單項冠軍培育行動,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企培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獨角獸”梯隊培育鏈。依托企業“創新矩陣”,該市打造省級智能家電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籌建智能家電技術創新中心,牽頭制定“浙江制造”標準和獲得“浙江制造”品字標認證產品的數量均居寧波首位。
眼下,慈溪、余姚正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拓展“5G+制造業”應用場景。